生产制度两手抓 多元发展促增收

腾讯网   2023-09-09 11:02:01

入秋后合作社的农机又开始忙起来了。 资料图

时下,在双江允俸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种植基地,收获之后的稻桩密密麻麻。合作社理事长俸光兵独自一人站在田埂上,望着远方,若有所思。近几年,合作社发展迅速,不仅被评选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还被认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组织。除了这些响亮的名头,合作社还在社员和当地农户那里获得了响当当的口碑。


(相关资料图)

双江允俸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其所在的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双江县)隶属云南省临沧市,是一个传统的、典型的农业县。俸光兵和合作社的其他几位“股东”都是农民出身。

历经8年多的时间,这个农民合作社走过了怎样的成长之路?作为一个边陲小城里的农民合作社,又是凭借什么优势拿到了两个“国字号”?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前不久,记者走进双江允俸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探究竟。

带着农民一起干

农民合作社要获评国家级示范社,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与规定。记者查阅了《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及监测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原则上应是省级示范社,并符合依法登记设立、实行民主管理、财务管理规范、经济实力较强、服务成效明显、产品(服务)质量优、社会声誉良好等7大条24小条标准,可谓相当严苛。

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组织认定难度更是如此。

逐条对照,双江允俸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每项内容都过硬。但更关键的是合作社发展抓住了两个“要害”:一是踏踏实实做事,为合作社社员和当地群众谋利益,带着大家一起发展;二是不断完善、规范合作社各项制度,尤其是管理与分配制度,保障公平公正公开。

俸光兵感慨:“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成立合作社之初,俸光兵和几位“股东”凭借以往种地的经验,开始琢磨在农机上做文章。合作社负责农机业务的俸付江告诉记者,过去当地只有几家种植大户有数台小型机械,合作社发展农机化作业,空间很大。

于是,合作社的“股东”们开始不停地外出考察、学习,远到广西,近至西双版纳、德宏州,最终成功引进了高速插秧机、稻谷烘干机。

好东西来了,怎么让农民接受呢?俸光兵说:“这就要合作社发挥作用。我们自己先干,请农民来看效果。每到打谷子的时候,我们这里都是雨季,有了烘干机,就不发愁稻谷受潮了。高速插秧机效率高,能省出大把的时间来。大家伙儿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合作社搞农机服务的事情就成了。”

之后的几年,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不断拓面。目前,已经可以为农户提供“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测土配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收、统一收储、统一烘干、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十统一”全程生产托管服务。

俸付江说:“现在,当地农民群众可以不用下地干活,一个电话就可以全程托管给合作社。托管后,每亩土地可降低投入成本约600元,托管服务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经济收益,实现了水稻生产的科学化、机械化,同时还增加了合作社的收入。目前,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面积达到8.12万亩。”

制度建设是关键

俸光兵和几位“股东”还十分重视合作社的制度建设。

完善的管理、运行、分配机制关乎合作社能否持续发展。近年来,云南各地农民合作社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了重生产发展、轻制度建设的问题,双江允俸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做法或许能对这样的合作社有所启示。

俸光兵说:“‘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是合作社所有制度的基础。我们正是本着这个原则,制定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管理制度,又制定了行之有效、符合合作社自身发展实际的合作社章程,并且这些年一直都在完善。”

同时,合作社还聘用专业会计和出纳,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做到钱账分开,规范做账,定期向入股农户公布账务,接受行业主管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确保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公开、透明、规范。

现在,合作社实行理事长负责制,下设生产技术部、质量监管部、财务部、办公室等部门,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部门间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相互配合,所有制度运行流畅。

合作社制度建设不是要捆住发展的手脚,而是要让制度促进合作社规范运行,并转化为生产效能和带动能力双提升的动力。

在制度的保障下,双江允俸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有了规范的服务合同,有了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完善条款,有了服务之后进行验收的严格标准,还建设了接受群众监督的畅通渠道……

“有了制度保障,合作社就能轻装前行。”俸光兵自信地说。

多元发展路子稳

在新稻米上市的季节,双江允俸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车间的机器设备忙得根本停不下来。从烘干到去杂,从碾米到精选,一粒粒大米被装进合作社特制的、印有“南勐河优质米”的包装袋,然后分送到各个渠道。

这几年,“南勐河优质米”一直都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据了解,2022年,合作社累计销售“南勐河优质米”696吨,销售额520多万元,其中,仅电商平台每年的销量就有100吨。

其实,为了推动合作社多元发展,早在2019年,合作社就成立了专门负责稻米加工、销售的公司,合作社“股东”之一的李宗强担任公司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最初的想法就是从种粮食转向卖产品,让优质的稻米实现真正的价值。

从种植到加工,是合作社从一产到二产的延伸,也是走稳未来发展之路的明智之举;从小地方到大市场,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必经之路,也是带动农民群众提升收入的有效方式。

打造“南勐河优质米”品牌,建立线上线下交易平台,通过“订单生产+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开展农特产品推介、收购、营销活动……经过一连串的操作,小小的米粒开始走上了大舞台。

现在,俸光兵和几位“股东”又开始在打造观光农业、景观农业,开展农耕文化体验等旅游文化活动上探路。俸光兵说:“打通了一产到二产的通道,连接三产也得做起来。我们正准备开发稻田风光,打造农业景观,尝试稻田养鱼、养鸭,开发有机农产品,带动更多的农户,也让合作社的未来发展之路越走越稳。”

相关新闻